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泰阳资讯 >

国家市监总局发布新规,固体饮料6月1日起再难冒

更新时间:2022-06-02 16:49 点击次数:

国家市监总局发布新规,固体饮料6月1日起再难冒充特医食品了!

6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正式实施,今后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将戴上“紧箍咒”。

 

数据显示,我国固体饮料市场规模预计到2024年达到1051.6亿元。随着监管从严,整个行业已进入洗牌期。据生产企业介绍,目前消费者对宣称具备功能性的固体饮料比较警惕,不按规范操作的企业被逐渐淘汰,新增企业的数量在逐渐减少。

2022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简称《公告》),规定固体饮料产品名称不得与已经批准发布的特殊食品名称相同;应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蛋白固体饮料、植物固体饮料等最小销售单元,应在同一展示版面标示“本产品不能代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为警示信息。

 

《公告》还要求,固体饮料标签、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图案进行明示、暗示或者强调产品适用未成年人、老人、孕产妇、病人、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不得使用生产工艺、原料名称等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满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自2022年6月1日起,该《公告》正式实施,此前生产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公告》重点在于通过标签标示、警示用语、宣传语等方面的规定,给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戴上“紧箍咒”。

 

《公告》发布前,市场监管总局已于2021年10月下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特医食品“突出特医食品标示特点和警示用语”。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称,此举主要目的在于方便消费者清晰选择特医食品,有效区分固体饮料。而在《公告》发布后,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与市场监管总局方面进行了数次沟通,对诸如“固体饮料包装样式繁多,主展示版面如何认定”等细节问题进一步予以明确。

此外,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还与监管部门就旧包装的使用延期问题进行了沟通。

 

“《公告》出台后,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应对,但因为疫情影响,使得6月1日执行《公告》遇到了现实困难。”厉梁秋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上半年疫情发生后,固体饮料企业的生产、运输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流通没有原来顺畅,存在旧版包装剩余比较多的现象,如果直接丢弃不符合环保低碳理念;二是有些设计好的新包装、包材,由于疫情防控无法及时运送到企业手中,临时寻找供应商较为困难。

 

“出于环保、减碳等考虑,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向总局递交申请,延续了固体饮料企业原有包装的使用时间。”厉梁秋说。

 

5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延长固体饮料企业剩余包装材料使用时间的通知》显示,有关食品行业协会、固体饮料生产企业和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反映,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现有包装材料有一定数量的剩余。“为减少浪费,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固体饮料生产企业现有产品包装材料在2022年6月1日前未使用完毕的,可以延期使用至2022年12月31日。

 

固体饮料生产企业、江西采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邱田向本报记者证实,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允许生产企业将固体饮料旧包装延长使用至今年12月底。一些消耗没那么快的产品包装预计到明年1月仍会有剩余,“还是会有些损失”。

邱田认为,固体饮料是个比较大的食品品类,除保健品外,目前市场上的冲调类食品主要分为固体饮料和方便食品两类,其中固体饮料又可分为植物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营养素固体饮料、益生菌固体饮料等。“‘固体饮料’不代表产品好坏,目前部分消费者之所以对其印象不好,主要在于一些用于婴幼儿的固体饮料打擦边球,造成了消费者误会。”

 

母婴店老板吴先生告诉本报记者,在乡镇母婴门店出现的“营养品”主要有益生菌、乳清蛋白粉、清火宝(奶粉伴侣)、葡萄糖等。除部分产品属于保健食品或调制乳粉外,其他均为固体饮料。多数商家采取的套路是在顾客购买婴幼儿奶粉时,极力推销搭售其他“营养品”,“顾客很少空着手走出门店。”

 

一位连锁母婴品牌创始人也向本报记者证实,母婴渠道所售“营养品”中,有70%是固体饮料,剩余30%中大多是调制乳粉,此类产品的兴起与我国婴幼儿奶粉的监管环境有关。2016年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开始实施后,由于一个工厂只允许注册3个系列9个配方,市面上的婴幼儿奶粉品牌数量大幅减少,很多奶粉厂家、销售公司、经销商、母婴渠道急需寻找其他产品支撑业绩,于是乳铁蛋白、DHA、益生菌等产品开始兴起。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固体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80亿元增至2019年的885.6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1.6亿元。

 

不过从2020年湖南假特医食品案开始,监管部门对固体饮料一直从严监管,整个行业增速放缓。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关键词为“固体饮料”的现存企业11111家,年新增企业注册数在2020年达到1921家的高峰后开始回落,2021年新增665家,2022年截至目前仅新增86家。

 

邱田称,受此前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系列事件影响,目前消费者对固体饮料有所警惕,尤其是一些被渠道宣称具备功能性的、标新立异的产品。加之疫情影响,线上渠道对线下门店的冲击,以及监管日趋严格,固体饮料行业整体进入洗牌期,不按规范操作的企业被逐渐淘汰,“原来一个月能新增几百家企业,现在新增企业很少了”。


>
小图标